中国男篮U18与立陶宛比赛的启示和思考

来源:画圆战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2020-03-25 15:52:30

最近重温了2012年中国男篮国青队与立陶宛国青队的一场比赛,看到国青涌现出了高尚、李慕豪、王哲林这些年轻球员,相信不少球迷都和我一样感觉到欣慰,他们的出现不仅仅让我们感觉到国家队的未来有了希望,而且在如今CBA联赛硝烟弥漫时,也让我们可以呼吸到一丝丝新鲜的空气。

 虽然我们的年轻队员在同样年轻的立陶宛队员面前展现出了不错的个人技术——得分如砍瓜切菜的高尚,内线技术神似土窑的王哲林,三分神准的韩德龙,但从比赛看到最后我心中还有些别样的情感,特别是立陶宛最后布置出简单精妙的三分球战术时,我提醒自己,不管是什么运动项目,篮球或者足球或者网球或者是其他,中国从来不缺乏天才球员,但我们这个却少战术意识、战术配合、战术训练、团队战术的环境是不是能让他们健康、快速的成长呢?立陶宛没有高大内线王哲林,但他们却有如此简单精妙、变化莫测的战术,最后取胜中国的年轻人。从比赛进程来看,立陶宛国青队战术意识确实是强中国国青队一个档次。

欧洲球员以及我们亚洲球员,身体素质再好也比不上老美们,不可能依靠个人技术单挑就玩转篮球,也不能做到11时可以轻松得分,更多的要依赖整体配合和传导球打出机会,虽然这次是U18的比赛,但我们可以看出欧洲球队对整体配合的重视和对团队篮球概念的理解。而对于王哲林,对于李慕豪,对于中国队来说,我们真的还需要向欧洲球队学习很多东西。

一位立陶宛的教练曾说:立陶宛或者说欧洲篮球对于培养年轻球员的基本观点是:技术容易打磨,战术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因此,欧洲球员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战术意识的培养。与此同时,他们也狠抓有球无球基本功。这样,欧洲的球员看上去都是基本功很好,篮球智商很高。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青少年培养正好相反:自小重视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忽视战术的训练,往往认为战术意识这类东西等到球员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殊不知,战术训练必须从小抓起,训练战术比训练体能和技术更难,因为体能和技术属于个体行为,按照立陶宛教练的观点是容易打磨的,而战术则是团队行为,要将5个人分散的意识变成集中的共同行为,唯有团队战术配合才能达到,按照立陶宛教练的看法,这个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决心、常抓不懈不可。

 马刺主教练波波维奇曾说。“我们只知道我们自己的打球方式,我们的打法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跑平时的战术。不管邓肯打不打,或者托尼或者马努不打,我们都会坚持一样的东西。这是一支成熟球队的战术风格,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就在昨天,马刺队的吉诺比利道出了马刺的篮球精髓:“马刺队中没有杜兰特式的球员!”马努(吉诺比利)说。“我们的球队中没有类似科比或是詹姆斯一样的球员,可以轻松的通过11得分;我们需要场上球员不断地传递皮球,直到出现空位才把皮球投出去,这是马刺的特点,也是我们的篮球信条。”中国篮球的现状是队中没有轻松11得分的球星,这与马刺的情况类似,所以中国男篮必须选择走团队篮球、战术至上、技术为基、体能为本“的整体配合之路!

“画圆战术”以“团队篮球、战术至上、技术为基、体能为本”为整体移动进攻之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哲学思想的产物,是欧美篮球的中国化成果,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处世之道,符合中国人的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和文化背景。“画圆战术”把复杂的战术变成大道至简的可操作性的战术配合,融掩护、策应、突分、传切四种基础配合为一体,从青少年开始学习实践“画圆战术”,对于提升中国篮球青少年的战术素养和整体思维、循环思维和辩证思维大有益处,对于提升青少年运用技术拓展了时空结构与发展方向。

中国人打画圆战术,不仅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还能让球员的技战术意识和水平同步提升,通过提高技术能力促进战术的精准实施,通过战术素养培养提升技术合理高效运用,打出属于中国人的智慧篮球和艺术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