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统筹谋划,不断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的管理水平

来源:画圆战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2020-03-19 12:43:51

 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完成作业、教师组织考试、学生参加考试、领导开会分析考试。从目前来看,教师对于传授知识的过程高度重视,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重视不够或没有引起重视,简单化处理多,大多交由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往往自生自灭,效果不佳,难以控制,缺乏有效的引导、组织、管理、训练和共享,难以做到精准教学。教学改革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多样性、生动性、民主性和科学性,这些教改措施当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有帮助的。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比起教师传授知识的美妙过程而言,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才是一个更为艰苦而复杂、充满哲学而艺术的过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与关键,更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管理智慧的试金石。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讲,教育教学过程的重心应放在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任何课改和教学改革都应立足于此,一旦离开这个重心,课改和教学改革都是一场瞎折腾,这是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所决定的。

教是为了学,学必须通过练来实现,练需要学校、教师提升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不能完全交由学生自行单打独斗的练,尤其在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昭通更应该以“练”为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倍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研究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性和规律性。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过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学生可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也是学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

1、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
赢在战略,胜在战术,成在策略。战略战术化,战术策略化,技术战术化,战术战略化。不为战略服务的战术是盲目的,离开战术的技术是低效的。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战术解决,战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战略解决,反之亦然。

(1)“五点”,属战略,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易忘点、易错点、拓展点。

(2)“四环节”,属战术,即“教师传授知识环节(起)、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承)、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转)、帮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合)的循环”。第一环节属于讲的范畴,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后三个环节属于练的范畴,是教学的中心或重心。“五点四环节”是一所学校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战术“四环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互贯通,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强化战术执行力,战术路线就是生命线,战术执行力高于一切。四环节既是教师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更是学生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3)训练活动载体,属策略(技术),即按照学科特点,紧紧围绕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开展诸如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即兴辩论、我来回答、我要质疑、知识竞猜、能力闯关、思想冲浪、案例剖析、顾名思义、拓展延伸、转弯抹角、解剖麻雀、庖丁解牛、开心抢答、幸运无限,智慧思考、活学活用、谁与争锋、场景再现、我思故我在、吾爱老师吾爱真理、计时记忆、限时解题、知识大会、能力大会、专项大会、基本概念大会,基本原理大会等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展示平台,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科学组织,强化训练,不断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主动学习的觉悟和能力不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安排,需要教师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进行指导。一所学校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管理战略战术体系风格,需要每个年级每个科任老师都自觉融入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去,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各自为教、学生各自为学、班级各自为战的单打独斗局面,必须在学校教师的科学组织统筹谋划资源共享下进行。学校要加强管理检查监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各种载体活动竞赛等组织化形式将这个战略战术体系落实到位。

(1)合理分配"讲练"时间。“讲练时间”分布按照学科课时的三、七开,即“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进行。也可按月或单元课时的三、七分布。若以月考为例,三七分布为:9天以内讲,21天练,21天练符合著名的“21天定律。其中,训练十天后小测一下,根据存在的问题再练十天左右即可参加月考。切忌机械地将每节课都按照三七开来程序化、机械化思维的安排,三七分布,原则上是按照所讲所练内容来安排。”三分讲“旨在解决教师传授知识环节;“七分练”旨在解决“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帮助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

(2)坚持"七为主”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运用为主要,组织为主旨;

(3)把握“五精”方向,即“精讲、精练、精测、精评、精准”。

(4)贯彻“三从三多”原则,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多训练、多运用、多解决实际问题”。

 (5)把握好“凡考必练”、“不练不考”、“练后再考、考后再练”、“练中有讲、考后有讲”“以练促考、以练强考”,切忌“以考带练”、“不练就考”。

(6)强化组织领导,制定统一标准,健全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位,突出组织训练,覆盖所有年级班级,分类分科分组进行,提升组织化水平,自上而下发力,自下而上展开,久久为功。

教育教学需要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做到极致便是大师 。过去对优秀教师的界定是,优秀教师=传授知识+反思。在当今“竞技教育”背景下、“由知识驱动进入智慧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在昭通“教育兴昭”、”迫切需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现在对优秀优秀教师界定是:优秀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反思,优秀学校=把上述优秀教师所作的事情全校化、体系化、组织化、管理化、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制度化。

“教室中央挂着一块黑板,课桌椅一排排地摆放,每个学生上课都要有课本,老师一个人讲个没完……这种教育模式早在150年前就产生了,主要适应于培养以务农和务工为主的劳动者。而未来社会,纯体力劳动者将是少数,就业结构将发生巨变,教育必须要做出革新和回应了。”佐藤学被认为是全球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之一,在他看来,不仅传统的学校需要变革,教师群体也要转型。“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

我们过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些课堂掌控能力强、对文本解读的精到和细腻、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教师常常会得到好评,但现在看来,这些“很会教”的老师其实已经有点落伍了。当下最先进的学习理论认为,在未来的学校里,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做出反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这样的老师才是与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相适应的“好老师”,是未来学校的核心力量。
       在传统的学校里,我们会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讲授的时间很长,说话的声音也很响,而学生则是没有声音的。但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一起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和传统的老师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教材研究、教案和教学技术研习不同,符合未来期待的老师,是要通过各种方法,调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管理工作,对一所渴望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学校而言,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要工作,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从规划制定、方案实施、细化任务、力量摆布等方面研究寻找重点突破的措施和办法,建立纵横协调、运转有序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打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校管理质量为本的体系和风格。
学校领导、年级领导、科任教师,要围绕“五点四环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促成合力,要管方向、管实施、管标准、管程序、管督促、管评估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通过分解任务实现责任共担,“讲”有计划,“练”有安排,各科有训练、班级有舞台、年级有平台,学校有赛台,上下联动、左右互通,推动工作细化落实,不断提升“五点四环节”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管理1水平;对确需全校各部门参与配合的工作,要善于凝聚内力,巧借外力,坚持成果共用共享,充分利用、合理摆布各方面已有的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实现同频共振、共同推进;对长期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师而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认识,变填鸭式为海绵式教学模式,教师少讲,学生多练。
17世纪捷克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欣慰的是,诞生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自昭通的“五点四环节”教育教学战术体系,简称“5437”教学法就是夸美纽斯所说的教育方法,实现了“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解放思想任重道远,转变观念路途艰难。不破不立,打破原有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有改革创新的思维和举措,需要有破除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勇气和智慧。胡适说的好“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