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如何做到讲练结合的!

来源:画圆战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2020-04-05 19:36:16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如何做到讲练结合的!》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77

传统课堂早就沦为教师的满堂灌,笔者的小学、中学到大学皆如此,几十年过去了,满堂灌山河依旧,教改的是少数。可讲练有机结合原本就是课堂教学题中应有之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讲练结合”的诠释:一是处理教材有创造性,教学步骤严谨有序,符合教学规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讲解到位。二是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布局恰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所谓讲练结合,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精讲重练,讲练结合,是教师对学科重点内容、疑难问题进行精辟、精炼、精彩的讲解后,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懂到会用,实现能力转化的过程。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其本质就是一种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法。其教学目标是“五点”即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其教学战术组织“四环节”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操作策略为“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讲中练、  练中讲、分类训练、分组训练、分层训练、讲练赛考”,坚持凡考必练、不练不考、练好再考、考后再练、坚持多元训练活动载体和竞赛活动载体。

其一,讲练结合不是教师讲解和学生书面练习的简单的机械的交替进行。三分讲、七分练,讲练结合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寓练于讲,融讲于练,讲练一体化。其中的讲,分为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的有机结合,讲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在练习中也有讲,也要讲,还要讲好。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讲一节课机械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教师讲,一部分学生书面练习,这是讲与练的机械堆积,不是真正的讲练有机结合。其中练,也不仅是书面练习,要拓展练习的多样性,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提供至少40种以上练习方法和竞赛方法。

其二,讲练结合不是以一节课作为讲练结合的平台,更不是把一节课分成三分讲、七分练,这是一种机械的  理解与堆积,看似像三分讲七分练,实则是机械的操作,效果不佳。正确的做法是以一月的课时进行统筹最适宜,最有效率的是按照一月的课时时间进行统筹来进行学科教学内容实施讲练有机结合的教学安排,因为这符合记忆规律的21天定律。围绕“五点教学目标”和“四环节战术组织”进行“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的具体实施。前10天的课时原则上以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个月的知识为主,传授体现精讲,练为辅,后20天的课时原则上分成三段,一周的课时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所传授的知识为主的练为主、讲为辅,一周以教师组织学生运用所传授、掌握的知识的练为主、讲为辅,最后一周以教师帮助学生运用所掌握运用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练为主、讲为辅。这个过程都贯穿了讲练赛考的有机结合——讲练的有机结合、练赛的有机结合、赛考的有机结合。整个过程融入了至少40种以上训练方法和竞赛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在40种训练方法中进行适当的选择)。其中,三分讲、七分练可根据教学态势和发展进程灵活变为一分讲、九分练或者两分讲、八分练等。

其三,讲练结合,教师必须做到精讲,学生必须做到精练和重练,过程中还要加上赛,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效果。三分讲,体现了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也体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一个月的时间为限统筹安排大约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精讲,需要教师既依靠教材又不依赖教材,而是要打破教材的限制,按照时限进行认真备课、精心归纳、善于舍弃、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五点”作为精讲的主要内容。既要备“  五点”,又有区分“五点”中的事实性知识或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精心设计教学中的传授知识环节的过程。教师传授知识环节结束后不等于学生就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必然要进入七分练的操作程序,充分利用一个月时限的三分之二的课堂课时按照训练活动载体进行精练和重练,扎实推进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的落地生根。记住,这些问题的训练都在课堂课时内分类、分层、分组、分队和随机组合对抗完成,不要期望课外学生会去高质量完成。

其四,问题设计、习题设计、训练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练习设计要对“五点”进行,凸显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彰显训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基础性、运用性、探究性、拓展性为进阶目标,把训练目标分解或综合为特定的讲练。一是练习简单与深度相结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要在基础,重在拓展探究;二是练习形式多样化,竞赛方式趣味化。广义的练习不局限于习题和试卷,可采用师生问答、即兴演讲、即兴辩论、讨论、质疑、命题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使整个课堂成为全方位的立体教学活动;三是统筹讲、练、赛、考的循环路径,坚持凡考必练、不练不考、练好再考、考后再练,区别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分别同一性和差异性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优生更优,好生变优,差生变好;四是教师要转化角色,担任教练,以较好的组织化教学管理做好讲练赛考教学细节的精准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