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授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飞跃是现代教育的智慧选择

来源:画圆战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2020-03-19 12:37:39

  从传授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飞跃是现代教育的智慧选择
                      ——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4)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教”的本意就是手持棍棒对着孩子,其本质就是外施内效,由外向内。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育”的本意就是妇女生育孩子,其本质就是孕育、养育、训练,由内向外。这就是说“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育”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走向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教的是普遍价值的共性,育的是灵性各异的个性;教的是应知应会的知识,育的是本真本色的潜能;教的是基本技能的继承,育的是不拘一格的发展;教的是进入社会的学历,育的是进入社会的层次;教的是由外到内的适应,育的是由内向外的张扬。
我们通过“教”得到的是:共性、知识、继承、求解、学历、适应;我们通过“育”(练)收获的是:个性、潜能、能力、发展、层次、会意、张扬、智慧、思考力、创造力、想象力。
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潜能;既要能继承、又要能发展;既要有能力、又要有层次;既要能适应、又要能张扬。因为没有个性融入的共性是教条的,没有潜能渗透的知识是僵化的,没有发展延伸的继承是萎缩的,没有层次提升的能力是低级的,没有张扬伴随的适应是被动的。
我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心在哪里》一文中,将"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即教学战略五点,以及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个递进的由低到高的进阶战术环节和阶段,称作是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强调要把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上,改变过去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教师传授知识环节上的传统做法,实现三分教(传授知识)、七分练(育、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的教育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在《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一文中指出:“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的中心目的或教育的基本思路是要培养思维能力。” 所以美国学生在课堂内以讨论为主,老师认为知识可以在图书馆里获得,宝贵的上课时间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会他们运用知识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住知识。
从“教”和“育”的关系来看,如果把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环节和阶段化为“教”的范畴,那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和阶段则可以化为“育”(练)的范畴。教师不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教学。
记住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两个差异悬殊的境界。多年来,我们一直宣扬“知识就是力量”,若机械领会就会产生误导。全面而准确的说法,应为“善于运用知识就是力量” 。古人早就说过:读死书、死读书,最终的结果是读书死。知识只有升华为智慧,转化为个人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产生力量。
在中国的教学课堂,老师只是提出要求,讲解知识点,其他一切练习和运用过程包括结论推导拓展延伸等运用知识的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基本属于自生自灭)。遇到穿着“马甲“的主观题,在国内习惯记住知识并且是死记硬背的中国学生就傻眼了,其症结就在于在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差距上,在于缺少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化训练。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为主,即以"教"为主,忽视了"育"(练)。一直以来我们拼命在讲教育问题,中国的“教”不差,中国的“育”有问题,经过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之后,即使知道了,并不等于你懂了和你会了以及你能了。因为你还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中国,小学生的答案在计算器里,高中生的知识在网络里,大学生的学问在辞典里,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教育部门重视吗……
忽视锤炼学生的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教育的软肋,以灌输知识为主似乎就是中国教育的全部,思维训练、思辨培养少之又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想象力基本很少开发。殊不知,思维是知识的眼睛,知识不等于能力,博学不等于智慧。因此,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即使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也不应放弃这种必要的训练……所有知识是基于已有的知识而建构起来的,即便是理解性的学习,也是基于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常规记忆等的精心组织而形成的探究过程……
林语堂先生说,看一个人有没有接受过教育,就看其对知识有无鉴赏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知识的鉴赏力说到底就是能否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则主要是指以善于学习为中心的行为习惯。所以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我们很注重学,即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但不注重习,即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习,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或者把学和习对立起来。这里的“习”可看做“思”其实现的路径,就是以思维训练为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中国教育长期关注学生被动接受传授知识的“学”,而忽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以”思“为核心的”习“。所以,孔子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有了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至理名言,在当今中国的竞技教育背景下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时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马云说的好:过去是知识驱动,未来是智慧驱动,什么是知识和智慧,IT时代,知识是你懂得你要什么,而智慧是你懂得你不要什么。我理解,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属于知识驱动的领域,而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智慧驱动的阶段。
创新的时代早已到来。过去以制造业为中心,所以未来我相信将会以创造为中心,人类在知道我们不如机器强大,不如机器速度快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我们一定不会比得上,跟机器比谁聪明,电脑一定比你聪明,过去的2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20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所以很多的就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我们认为最牛的职业将会一一消失。
这就意味着社会变革会发生得越来越快,中小学、大学的教育机制和体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比赛的不是知识谁掌握得更多,未来比赛的是智慧。未来比赛的是创造力和想像力,这就对我们今天中国过去几年所有的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方式体制都会有很大的冲击。
未来的竞争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一直注重“教”,应该加大力度在“育”(练)上面,在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锤炼思维能力上求突破,让我们的孩子在创造力和想象力上面多进步,实现三分“教”,七分“育”(练)的转变。知识是可以学来的,智慧是从行动,是从痛苦经历中得来的,智慧是一种体验,体验得亲身的经历才能行。        既要“教”,又要“育”(练),怎么抓才能做好呢?“教”和“育”走向不同,在实际操作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是看点不同。有三个家长,都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个家长问孩子:你最近在学校考了多少分?另一个家长问孩子:你最近给老师提出过什么问题?还有一个家长这么问孩子:你最近有没有提过什么问题把老师给难住了?
考了多少分的问法是“看结果”,而问孩子给老师提出过什么问题这就是“看起点”了,而问孩子有没有提一个把老师都给难住的问题,那就是看孩子的“起点”有多高了!
应试教育的实质是一个“教”的过程,顺理成章看“结果”;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育”的过程,自然而然看“起点”。
二是方法不同。“教”提倡的是应知应会,而“育”讲究是“每有会意,不求甚解”。
一个是求解,一个是会意。“求解”我们很熟悉,也好操作,而“会意”的方法通常是:用丰富的情感来感染人,使你有所动;用深邃的思想来触动人,使你有所思;用高远的意境来升华人,使你有所悟……
充满情感的作品往往是作者情之所动、一气呵成的。我们要想体会其中的意境、就应当一气呵成地读完文学作品、听完音乐作品、看完影视作品其作品,在连续的动态过程中就容易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那些鲜活的思想。这就是说:面对文艺作品不必过繁、过细、过碎,简单些,朴素些。“每有会意、不求甚解”。
三是平台不同。“教”的是普遍价值的共性,这是通过必修课来完成的。“育”的是灵性各异的个性,这个性的培养在哪里实现呢?
那些在各行各业成材的人,当年一方面他们在学校学习了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大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业余时间,允许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机会得以发展,进而成为推动他们个性发展的动力,就这样在业余时间里逐步形成了符合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之路已变得十分清晰,”教“和”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在中国迈入知识化信息化工业化的今天,”育“尤更重于”教“,即三分“教”,七分“育”(练)。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正是将过去教师只满足于”教“,在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打上的句号变成逗号,把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育“(练)的环节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来加以训练和培养,让”教“和”育“相得益彰,合力而发,谱写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