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

来源:画圆战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2020-03-19 12:39:37

好演员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好学生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好教师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好医生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好球员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好员工不是“教”出来而是“带”出来的。如此类推!

 我在《澄清前提,划定界限,中小学教学过程的重心在哪里?》一文中说过,中小学教育教学要围绕“五点四环节”展开,这是由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五点”即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四环节”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学生运用知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其教学的重点和重心是后三个环节而不是第一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只是后三个环节的逻辑、理论、事实、价值的起点。在竞技教育背景下,依然有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师传授知识的环节,埋头苦教,结果事与愿违,学生没有埋头苦学,事倍功半,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这一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掌握知识、学生运用知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上,做到抬头苦“带”、实“带”、巧“带”,激发出学生的内生动力。

 “教”实质是“讲”,解决的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包括教战略知识、战术知识、技术知识,传授讲解知识为主,引导为辅,缺少互动,背靠背;“带”解决的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战略的定向把握、战术的定型运用和技术定位使用,更关注引导、带领,互动多,面对面。“教”是传授知识的实际过程,是教学过程的逻辑、理论起点,十分重要,重在解决学生的“知”;“带”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教学过程的事实、价值升华和归宿,重在解决学生的“行”,知行合一,行重于知。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带”实质是“会教、教会、练会”,可以理解为“练”的实践过程,三分教、七分练,在练中教,在教中练,就是“带”。“带”的过程就是具体而生动地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从而学会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只教不带出不了好学生。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就是教师们满足知识传授的“教”,忽视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带”的重要环节,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带”是比“教”更为重要更为神奇的力量,在时间、精力、谋划的分配上,“教”大于“带”,更有甚者,基本不带,更多的作业、练习等实践是学生自己自生自灭式把握,流于形式主义的多,所谓的“学”,多为磨洋工、一知半解、消极厌学的学习状态。在竞技教育升学比拼的背景下,效率不高可想而知,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可想而知。要知道,听了的知识,忘记了;看了的知识,记住了;练了的知识,掌握了;思了的知识,运用了。最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嘴、动脑的学习,构建起学生起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情感价值、独立思考、智慧思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

 

“带”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每位教师要善于统筹谋划课时的分配,三分讲、七分练(带),“带”必须大于“教”。“带”分为个别带、小组带、结对带、交叉带、分层带、全体联动等形式;活动载体多种多样,可开展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即兴辩论、我来回答、知识竞猜、能力闯关、思想冲浪、案例剖析、顾名思义、拓展延伸、转弯抹角、解剖麻雀、庖丁解牛、开心抢答、幸运无限,智慧思考、活学活用、谁与争锋、场景再现、我思故我在、吾爱老师吾爱真理、计时记忆、限时解题、知识大会,能力大会、专项大会、基本概念大会,基本原理大会等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的教育家中,日本的佐藤学绝对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都有众多的拥趸,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大量的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成果试验。

佐藤学说:“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从“教”到“学”的转变,对今天教师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在过去,教师是主要的信息源和学习方式的传授者,学生必须要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地展开学习,才能了解学科知识的全貌,获得必要的技能,教师和学生之间明显地信息不对称。当今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如果自己不努力学习,所掌握的信息或许还没有学生多,教师如果还固守过去以“教”为主的传统做法,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据此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点拨(笔者注:这里的指导和点拨其本质就是“练”即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成为今天教育工作者不需要面对的现实。

佐藤学提醒教师:“教室中央挂着一块黑板,课桌椅一排排地摆放,每个学生上课都要有课本,老师一个人讲个没完……这种教育模式早在150年前就产生了,主要适应于培养以务农和务工为主的劳动者。而未来社会,纯体力劳动者将是少数,就业结构将发生巨变,教育必须要做出革新和回应了。”那些富有创意的工作,需要的是创新性的人才,这些人才往往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从班级授课制走向个性化的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过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些课堂掌控能力强、对文本解读的精到和细腻、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教师常常会得到好评,但现在看来,这些“很会教”的老师其实已经有点落伍了。当下最先进的学习理论认为,在未来的学校里,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做出反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这样的老师才是与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相适应的“好老师”,是未来学校的核心力量。

佐藤学认为:“在传统的学校里,我们会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讲授的时间很长,说话的声音也很响,而学生则是没有声音的。但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一起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和传统的老师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教材研究、教案和教学技术研习不同,符合未来期待的老师,是要通过各种方法(笔者注:练的方法),调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带领着学生学,学生不会迷失方向。“教”学生需要方法,以训练为主的“带”学生更要讲究训练方法

一要以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要更多地还课堂时间给学生,不能全是满堂灌,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增加学生的课堂作业的练习与训练。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背、听、说、读、写、解的运用知识的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二要以学为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导学导练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进阶性,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真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三要以训练为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运用知识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考和思维。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会运用,能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知识的训练要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它不能仅限于课堂,课本也“仅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课文中的一个点加以延伸转换,使之与课堂外、现实中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生成和建构起一些新认知能力。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四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接纳知识不易,运用知识更不易,课堂上的训练中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要善于引导、组织和帮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我们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个“法”应该是教师终身学习,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信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