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既能“减负”又能“提效”

来源:画圆战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2020-03-21 10:42:36

 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既能“减负”又能“提效”


                               ——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12)


减负就是减轻学生之课业负担、经济负担,杜绝有偿家教。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补习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这已使学生不堪重负,而且越来越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危害极大,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违背了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一种狭隘教育观念的反映,势必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亿万劳动者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随着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竞技教育”也越演越烈,中小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他们片面地认为课外作业的多少与教学质量是成正比的,不去思考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法的探究、改革和实践。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上追求难、多、延长授课时间、利用双休日补习和将自习时间用于上课,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难度加大;同时,学生还面临着各式各样的课外作业,课外的各种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甚至有的不得不每天14到16小时听课并熬夜完成作业,每门学科的老师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都说自己的作业不多,一个多小时而已,但十多们学科算下来加在一起从下午6点开始做起至少要做到凌晨12点以后;各种考试、测验接二连三,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学校甚至一月多次考试,考考考成了学校老师的法宝;众多的复习资料与练习册以及大量课外作业充斥着学生的书包,让学生的书包重量与日俱增;除此之外,学生还面临着父母为自己额外增加的课外补习班、奥数班、作文班、钢琴班等等。在以上的种种背景下,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家逐步出台了各种中小学生减负政策,但是在中国素质教育正逐渐追逐功利的潮流里,相关政策的执行也成为一纸空文,中小学生的负担并未减轻,减负政策未有太大成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很流行的文章,微信转载量很大,叫《孩子回家就让他去写作业?大错特错》,文章认为,家长对子女的爱需要改变教育方法,似乎错在家长,这篇文章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大意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家长望子成龙,见孩子刚到家就急着问他,你作业写完没,赶回去写。于是作者得出结论,不是“作业”出了问题,而是家长的“爱”出了问题。文章说:“这句话折射出中国多少父母爱的苍白,爱的能力缺失”。文章观点把责任推给家长,只看树木,不见森林。对这篇文章我不敢苟同。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可以更人性化、人本化、科学化的,这个观点没有问题。

但是,这篇文章的确没有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实质和症结在于学校和教师对于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缺失辩证的思考。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我们知道,学校的课堂作业应该也必须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内作业应多于和大于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少于课内作业,且课堂作业需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帮助下完成。可现实是,教师们将课堂理解成只是讲课的地方,肤浅地理解成没有训练讨论的的功能,不知道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来完成大量的课内作业。现在的课堂都成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地方,只剩下课外作业没有课内作业了,孩子们如何不累?家长如何不急?不是作业出了问题,也不是家长的爱出了问题,而是学校教师都没有弄清楚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之概念,以大量的课外作业取代课内作业,本末倒置了。更为严重的是,家庭教育已经演变成家庭教学,很多家庭的父母牺牲了自己的爱好和事业,每天每晚、每年几年都要陪孩子作课外的家庭作业,督促孩子作家庭作业,签字盖章画押,陪孩子写作业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道不尽的心酸啊。

故名思议,有课外作业就必有课内作业,可学校以及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代代相传,以讲为主,从不会利用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内作业。理由是讲课内容多没有时间来做,只能安排在课外去完成。我要说这是没有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这也是对课堂、课时机械理解造成的,“课堂嘛是用来讲课的,是不能用来练课的”。真是如此吗?中小学教材教法中不仅有讲授法,还有训练法,既有讲授课,还有训练课、讨论课。教师们总认为非把“课讲清楚不可”而且按部就班按照所谓的课赛“套路”去讲,哆里哆嗦,不去直奔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试问,难道训练中就不可以继续“讲”吗?完全可以根据问题导向,练深讲深、练细讲细啊!何况,讲了这么多年,没有讲清楚吗?结果如何呢?教师不能只成为课堂上的“讲师”,还要成为课堂上的“教练”,更应成为学生人生前行的导师!教学的方法和规律就是讲与练,讲练结合。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就找到了解决课内作业的方法,七分练就是重大关注课堂练习,并与课外作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做到了既减负又高效。不是什么作业出了问题,也不是什么家长的爱出了问题,而是教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出了问题,我们少有思考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之说,有的老师压根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经验地、教条地把课外作业当成了学生课外的全部,并完全取代了课内作业,这么多们课程、这么多门学科的作业不更多的利用课堂学科课时自习课等来训练强化完成,都要求学生全部在课外完成,不弄到半夜三更才怪,让学生如何不累不被挨骂,让家长如何处理好“爱与不爱”,学校必须弄清楚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改为以大量的课堂课内作业取代课外作业,强化课内作业,减少课外作业,解放学生,给孩子一定的休息与独立思考的时间,不仅解放了老师,也把家长陪娃写作业救出苦海,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出现这样的现象,不仅学生累得够呛,教师也不轻松,也累,家长也跟着累。中考高考的“竞技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升学率的背景下,哪所学校敢不这样,哪位教师敢不如此,哪位学生敢不加班加点。看上去似乎难以改变,数十年喊减负但年年都在增负,且越演越烈。若不是这样做,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实话实说,笔者虽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的创立者,但在创立之前,也是加班加点讲课,所教学生也是熬更守夜的“拼”课外作业,丝毫不敢懈怠。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父子母女关系紧张,以考为本、以讲为重的僵化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和枯燥乏味熬更守夜的学校生活。可自从创立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之后,“以考为本”变为了“以练为本”,在课时内练更多的知识与能力,练好之后,考试成绩水到渠成,这是一个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的重大变化。思路决定出路,教师授课变得轻松与智慧,学生学习变得自主与快乐,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极大改变,学习方式得到极大转换,学习成绩得以极大提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减负,又实现了“提质增效”。正是应了一句话: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给我一个方法,我可以撬起地球!

之所以减负年年喊,就是减不了,本质上是因为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对教学规律认识和把握不到位,加上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大家把课堂当成了教师上课的地方,满堂灌的地方,没有理解为学生学习的地方,导致课堂上教师加速运转拼命授课,课外作业量不断增大。试想如果每科作业练习的80%的内容放在课堂进行,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多练,课外的负担就自然减少,学生的阅读和个性发展就有了提升空间,这是减负的根本办法,更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难道这样的教学不是教学?难道这样的教学就不是高效教学?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尤其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需要重新对什么是课堂澄清前提、划定界限了。

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即5437教学法是如何做到既“减负”又“提效”的呢?让我们对“五点四环节”进行一次梳理,就能找到答案。何谓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

(1)“五点”,属战略,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易忘点、易错点、拓展点。这五点既是教学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类考试的”考点“。不同的是各种考试试题都是”穿着马甲或迷彩服“的形式出现来迷惑学生。

(2)“四环节”,属战术,即“教师传授知识环节(起)、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承)、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转)、帮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合)的循环”。第一环节属于讲的范畴,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后三个环节属于练的范畴,是教学的中心或重心,更是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们强化训练的重点和关键。

(3)一所学校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战略战术体系风格,需要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位科任老师都自觉融入这个体系,学校要加强管理检查监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各种载体活动竞赛等形式将这个战略战术体系落实到位。

(4)训练活动载体,属技术,需要多种多样,可开展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即兴辩论、我来回答、知识竞猜、能力闯关、思想冲浪、案例剖析、顾名思义、拓展延伸、转弯抹角、解剖麻雀、庖丁解牛、开心抢答、幸运无限,智慧思考、活学活用、谁与争锋、场景再现、我思故我在、吾爱老师吾爱真理、计时记忆、限时解题、知识大会,能力大会、专项大会、基本概念检测及运用大会,基本原理检测及运用大会等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的方法就是讲与练,讲练结合。"讲练"时间分布按照各学科课时的三、七开,即“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进行。”三分讲“旨在解决教师传授知识环节;“七分练”旨在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教师帮助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所有的“练”都是在教师的设计主导组织帮助下在课堂内面对面进行,即“课堂训练”,改变过去由学生自主训练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毫无组织化的各自为战、自生自灭、家长参战的难以控制的状态。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的主渠道始终在课堂,一般不延伸到课堂之外,把过去课堂之外的所有学习移到课堂之内,把课外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独立思考,特殊情况除外。这样的“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课时分配,真乃一举两得,一石二鸟。既能减负,又能提效。

(6)坚持"七为主”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运用为主要、组织为主旨。把握“五精”方向,即“精讲、精练、精测、、精评、精准”。贯彻“三从三多”原则,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多训练、多运用、多解决实际问题。

(7)坚持“以讲促练、以练促考,以考促练,循环往复”。“讲是关键、练是核心、考是检验”,做到“一切为了练”,牢记“练好再考,考后再练”,秉持“不练好不考试”的原则,不能简单地实施“讲后即考”,”以考带练“,不能在学生尚未掌握知识、尚未学会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之前盲目的频繁地考试测验,对没有掌握知识和不会运用知识的学生进行考试,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只会伤害和挫伤教师教书的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为的导致学生之间成绩的”贫富悬殊“,形成一批所谓“差生或后进生”。

成功教育强调,当一个学生反复遭到失败的打击后,就成了后进生。所以,让一个后进生变好的有效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让他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反复“练”后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必须做到”凡讲必练,凡考必练,没练好不考“,考后进行试卷分析,找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范围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分类分层指导,再行训练,再讲、再练、再考,如此循环,直到把问题逐一解决,迎接中考和高考的来临。

智慧的关键在角色,艺术的关键在角度。准确地说,减负不仅是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观念的转变才是真正的减负。通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的内涵与外延澄清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对“五点四环节”战略战术体系实施的“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课时分配的技术操作,教师用三分精讲,而大多数作业和训练都在七分的课时内训练完成,尽显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的功效,既最大限度地减了师生的“负”,又做到了提质增效。教师不再是讲课的机器,不是所有的课时都要进行“满堂灌”,改变了过去每周数十节课都要靠“讲”才能完成的“疲态讲课”,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即在自己学科的课时内有效地进行”三分讲、七分练“,教师“讲”的时间占总课时的30%,组织学生“练”占总课时的70%。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下,教师被彻底松绑与减负,从高速负重奔跑的战车上回到了游刃有余的状态中,在总课时的30%以内的课时中以”精讲“为主,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环节以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为主,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导演给演员“说戏”,力求“画龙点睛”。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的“重练”,全部在各学科总课时的70%内完成,不再更多延伸到课后以及更多时间的熬更守夜,课堂上就已经完成各种作业,学生的“减负”得以有效实现,而且做到了“提质增效”,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生基本属于6到8小时左右的听课状态,改变了长期以来课后的6到8小时直到凌晨以后依然在完成巩固复习教师布置的各科作业任务的“超负荷运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既能“减负”又能“提效“。

大道至简,大化无形。从目前中小学生“减负”的现实来看,课程多、书本多、内容多、课时多、作业多等现象,可以说是“减负”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提升中小学生“减负”、“提效”的整体效能和效果,就必须提升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就是要让教师意识到自身在“减负”、“提效”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减负”、“提效”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身份,主动研究分析本学科“减负”、“提效”的内容并积极寻求衡量的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减负”、“提效”。简言之,就是想办法让中小学教师把“减负”、“提效”扛在自己的肩上,通过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师领导力,引导和培养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减负”的实际成效。

谋以致深,行以致远。让孩子们好好睡上八小时吧!教师讲的再好都是教师的,而教师有组织地训练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才是学生的。教学需要勤奋+智慧(五点四环节)=事半功倍,而不是恣干、蛮干、无休止延时干,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李晓波教育教学理念”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的创立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与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五点四环节”既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战术体系,更是其教育教学规律和本质,我们要不忘初心,更要遵循规律和利用规律行事,更不可功利横行,只见“有形、有用”,不见“无形、无用”,我们既要胜者务实,更要赢者务虚!

当今的课堂是以学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学的方式有多种,但其核心与关键是“练”,是课堂训练,不是以课外作业代替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训练。前提是教师带着“练”。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会(练会),而且还要会学(会练);教师不仅要教会,而且还要会教。要实现教为主导学位主体,教学方式和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讲”只是教的“十八般武艺”中的一种最低级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教师们传统的上课方式,因此也衍生出了讲满堂、满堂灌的等低效现象,但“讲”不等于“教”。教的方式有多种,教师板书是教,教师做实验是教,教师让学生参与也是教;让学生背诵是教,让学生讨论是教,让学生展示也是教。无论怎么教,不能让学生在课外自生自灭的学,必须把课堂作为教与练的主战场。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的实质是导,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是讲师,而是导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上用嘴讲,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发现者,激励着,保护者,引导者,点拨者。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教师的设计框架下,利用青少年学生的天性,不断体验,不断训练,不断思考,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的过程。会导才会教,会教才方为教师、导师。

再一次认真领会了晓波老师所提倡的“精讲多练”,反思自己的教学,确实应该改改了!应该让“减负”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套话,而是深入自己的课堂,提质增效,把课余时间更多还给孩子们!

                                                                       ——道英  (昭通实验小学名师)